【教練必看】為何山本由伸能征服 MLB?訓練的藝術在於為你「量身打造」

屬於職業運動員的訓練哲學
林冠廷

林冠廷

2025年11月5日 上午 8:35

NSCA-CSCS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

division series philadelphia phillies v los angeles dodgers game three
圖片來源:Luke Hales // Getty Images

屬於職業運動員的訓練哲學

山本由伸在本屆世界大賽登板3場,成績3勝0敗,合計17.2局投球只丟2分,送出15次三振,防禦率1.02、每局被上壘率0.68,其中還有一場完投勝,而且最後第七戰還在沒有休息日的情況下後援,順利幫助球隊拿下冠軍 !

這鬼神的成績,不禁讓我好奇他平時的訓練到底怎麼練的,畢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大聯盟,身高不到180的日本小夥子,居然可以這麼神猛,一定有點不同的料! 


爬了些文,果然有點不同,以下整理成三點跟大家分享: 

一、標槍訓練:
用非棒球的方式強化棒球動作 他常被拍到拿著迷你標槍,在球場邊練習投擲。 那不是表演,而是一種動作鏈訓練。 標槍投擲強調從下肢驅動、臀轉軀幹、再傳導到手臂的爆發輸出。 這與投球的動作機制高度相似,只是更「放大」動能傳導過程。 傳統訓練常在手臂上下功夫,但山本的標槍訓練把焦點放回「地面」。 當後腳推地的力量能一路傳到指尖,投球不只是用手臂丟,而是整個身體在丟。 這也是為什麼他看起來不費力,卻能投出極快的球速。 

二、倒立與瑜伽:
讓軀幹「又穩又柔」 山本在休賽期的影片中,常出現手倒立、橋式、軀幹控制等訓練。 這些動作看似溫和,實際上是投手最強的防護罩。 因為高速旋轉的動作裡,真正的穩定不在肩膀,而在軀幹。 他透過倒立訓練讓軀幹承受不同方向的重力; 用瑜伽動作去打開髖、胸椎與肋骨,確保旋轉時不被卡住。 這樣的訓練讓他能在爆發與控制之間切換自如—— 「能轉、能穩、能快」成為他最難被複製的特質。 

三、動力鏈:
不是練肌肉,而是練連結 從側面看山本投球,最驚人的不是力氣,而是節奏。 那是一個「從地面湧上來」的力量流。 這正是他訓練哲學的核心: 不追求單點肌力,而是讓全身的能量能夠不漏、不斷、不歪。 

在現代體能訓練裡,這種整合式的思維比任何器械都關鍵。 他讓下肢、軀幹、上肢成為一條能量通道, 力量不是憋出來的,而是「傳」出來的。 

聽過「笨笨的巨大肌肉」或者「練肌肉會讓你動作變慢」嗎?其實這真的是江湖傳說,因為關鍵在於要把全身的力量串聯起來,而不是單獨加強胸肌,加強股四頭肌之類的獨立訓練法;當然在不同的項目,例如健美比賽這很重要,但對於棒球來說,更在意的是「串聯」,就像甩毛巾一樣,由腳踩地發力,藉由全身串聯把來自地底的力量傳到那顆球投出去! 

所以通常在週期化訓練的規劃中,會有專項體能訓練動作,畢竟,這些選手是要上場去拿比賽的,即便你跑得再快,肌肉再大,重點還是在拿下勝利。速度訓練、平衡訓練、敏捷訓練、增強式訓練、爆發力訓練等等都缺一不可,別說不同專項訓練法不同,即便同一種運動的不同人訓練法都不同,這就是「訓練的藝術」,只要原則符合科學,怎麼呈現都是來自教練的智慧!

延伸閱讀

CSCS肌力體能教練證照完整介紹:考試內容、申請流程與職涯發展

想系統性了解更多運動員訓練方式,可以參考CSCS肌力體能教練證照課程:

👉點我報名《NSCA CSCS中文線上課程》 

👉點我報名《CSCS12週考照陪跑》 

文章標籤

# NSCA國際證照# NSCA-CSC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