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適度」與「合適」運動之於癌友的重要性

癌後運動還有什麼該注意的地方嗎?
蘇裕傑

蘇裕傑

2025年11月11日 上午 6:43

癌症教練介紹

運釀想讓您瞭解的是 

  1. 生病要多休息,但對於癌症病患來說,適度正確運動可以增強體力與免疫力。
  2. 運動可以帶給癌友正面的心理影響,讓他們獲得成就感、自信心。 
  3. 身體出現急性感染反應,如發燒,或是化療完疲憊的狀態下,不適合運動。 
  4. 找到合適的教練,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,是保持健康的關鍵。

「生病要多休息」、「得癌症?這麼嚴重的病,當然要多休息啊!」這番言論,對許多癌友來說應該不陌生。甚至對一般人來說,就算只是生個小病,也會收到類似的溫馨建議。不過生病真的多休息就會好嗎?這樣的觀念是否有偏誤? 義大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蘇裕傑醫師 (教授) 點出關鍵:「如果是急性的病症,當然要多休息。像是剛動完手術、發燒、身體極度虛弱與不舒服的狀態下。這種時候應該要多休息幫助身體復原。但如果是慢性病的話,可以視身體機能而定,適度做一些運動。像是癌症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病友,如果都不運動,會衍生更嚴重的健康問題,像是肌少症,將對生活產生嚴重影響。」

癌友運動身體好、心態佳

蘇醫師指出,癌友依據不同治療階段,會有不同的運動需求與調整。「我們可以劃分成四個階段來看:治療前、治療中、治療後、追蹤期。治療前我們無法干預,先不談。其餘的三個階段,視病人狀況,都可以有運動的機會,也有運動的需要。」 

蘇醫師更強調,治療期間如果可以盡早養成運動的習慣,短時間來看對於體力的恢復以及體能的維持,都有顯著的影響;長期下來,更可以對健康產生良性的作用,幫助身體變得更健壯,就算之後不幸復發,也會有更好的體能面對後續的療程。此外,蘇醫師還點另外一個重點:「治療期間或是治療後積極的運動,對於患者的心理也有正面的影響。當病友成功舉起一定重量的槓鈴,或是成功突破自己的跑步最佳成績,那種成就感可以讓病患感覺有自信、有動力。」 

不過蘇醫師也提醒,並非每一個治療階段都適合運動,癌友要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態,必要時與醫師、教練溝通,才能訂定有效的運動計畫。「治療期間如果有白血球過低、感染發燒、或是化療完比較疲憊的狀態下,應該先休息,讓身體得以恢復。此外我也要提醒,有些病友可能會覺得應該要運動出汗,幫助身體退燒。然而出汗與降低或避免身體感染並無關聯,太激烈的運動反而會讓身體難以復原。」 

從活動到運動,癌友接受專業教練指導好處多 

蘇醫師強調,癌友要努力從活動到運動,最後才能勞動。養成運動習慣,對於強健體魄有明顯的效果。而運動的過程,他建議要找專業的癌症訓練教練指導會比較好,原因是:「運動是很專業的,什麼樣的運動適合什麼樣的人,以及運動的強度、頻率,這些醫師不見得懂,必須由專業教練指導會比較安全及有效。」 

蘇醫師接著舉自己的父親為例:「我爸爸今年 82 歲,他從 3 年前開始跟著教練做運動,直到現在都還是如此。前陣子他騎腳踏車不慎擦撞,但僅有頭部輕微撕裂傷,其他並無大礙。你可以想像嗎?一個 82 歲的老人跌倒竟然只有擦傷?為什麼?我想答案很清楚,因為運動讓他有強健的肌力可以支撐身體,不至於一跌倒就受重傷。」 

最後,蘇醫師鼓勵所有癌友,盡早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。治療完畢康復後,也要維持運動習慣。有運動,才有健康富足的人生。

延伸閱讀

《教練為何需要癌症訓練教練認證?好處一次看》

想了解更多癌症訓練方式,可以參考癌症訓練教練認證:

👉點我報名《癌症訓練教練認證課程》 

文章標籤

# 癌後運動# 癌友# 癌症訓練# 癌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