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策略地考上CPT證照:小太陽教練的備考實戰與學習心法分享
前言:學習不是拚命,是策略
在準備 CPT 健身教練證照的過程中,最讓許多學員感到壓力的,往往不是考試本身,而是那本厚達七百多頁的教科書。對於已離開校園多年、平常較習慣實作教學、不擅長長時間閱讀理論內容的教練或轉職者來說,這樣的學習挑戰,可能比健身訓練還辛苦。
但小太陽教練靠的是「有策略的學習法」,一步步拆解、吸收並整合知識。透過卡片盒筆記法、番茄時鐘、章節進度規劃與模擬測驗,小太陽教練讓學習變得具體、有步驟、有進展,也讓不擅長念書的自己成功通過考試。
為什麼要「有策略地學習」來準備CPT證照?
對於想考取 CPT 證照的朋友來說,最大的挑戰往往不是「沒有時間」,而是「不知道怎麼開始」。小太陽教練說:
「光是看到教科書的厚度就想關書本。不是因為不努力,而是不知道怎麼讀進去。」
他曾考取過台灣的 C 級健身證照,但發現內容太過入門,無法深入訓練規劃與個案管理。當決定走上更專業的教練之路,他明白:不能再用舊有方式念書,而是要學會「學習的方法」。
建立學習策略前:先學會「如何學習」
小太陽教練先搜集資料後,挑選了兩種最適合自己的學習工具:
1️⃣ 卡片盒筆記法(Zettelkasten)
這種筆記法強調「碎片化記憶 + 主動連結」,將每個知識點寫成一張筆記卡,再依邏輯串聯。這讓他在考試時,能快速從腦中喚起相關概念,不再死背。
2️⃣ 番茄時鐘法(Pomodoro)
剛開始準備時,小太陽教練一次只能專注25分鐘,他給自己的規則是:
「一天只讀一顆番茄鐘,就當完成任務。」
後來每天可穩定讀到 6~8 顆番茄鐘,學習時間從 25 分鐘成長到 4 小時以上,全程無痛適應。
CPT備考流程設計:從零開始也能完成
準備階段:確認起點→考古題模擬測驗
- 先進行「裸考」測驗,確認起點
第1階段:掌握脈絡 → 線上課程學習為主
- 使用 NSCA 官方線上課程
- 每學完一個知識點就做卡片筆記
- 搭配番茄時鐘建立學習節奏
第2階段:補強細節 → 教科書手寫筆記
- 第二輪回到紙本教科書
- 每天練習手寫、畫出圖解
- 最終累積 80 頁筆記,訓練理解與記憶
第3階段:驗證成果 → 考古題模擬測驗
- 模擬考技巧:不確定的答案先標記題目 → 回頭解
- 考前拉高到80+再正式報考
策略性錯誤:裸考與錯題筆記,是考前最有價值的事
透過裸考,小太陽教練快速確認自己「離合格分數還差多少」,哪些單元最弱,該怎麼讀就更清楚。每次錯題他都整理筆記、重複學習,讓錯誤變成精準的學習目標。
作答技巧:如何應對模糊題與時間壓力
NSCA CPT 考試——題目多、時間緊、選項模糊。
- 不確定的題目先選答案、標記起來,待會再看
- 一輪先寫完全部題目,再回頭檢查
- 想像「我是教練,學生來問我」的場景來作答
這樣能讓答題更有信心,也符合 NSCA 實務導向的考題邏輯。
CPT考完之後:策略也能延續到職涯
考上CPT後,小太陽教練開設了自己的小型工作室,服務對象包括一般民眾與長輩。他說:
「與其怕沒學生,我先從帶爸媽開始,一樣有價值。」
接下來他會持續朝 CSCS、特殊族群訓練、運動表現提升 三個方向進修,策略學習法將成為他職涯的核心競爭力。
結語:用對方法就能考得上
對許多自學者來說,「讀書」總被認為是一件困難的事。但事實上,只要學會正確的方法,不需要靠蠻力也能考上 CPT。
小太陽教練用卡片盒筆記法、番茄時鐘、錯題筆記、進度規劃,從「不擅長閱讀教科書的人」變成「考上國際證照的專業教練」。
與其問「我能不能考上?」不如問:「我準備好有策略的開始了嗎?」